原创: 投行大师兄
来源微信公众号:投行大师兄
已获授权
虽然这几天中国股民都忙着过端午节,但是美国的基金经理可没有闲着。
前晚(6月7日晚),他们一顿操作之后,美国三大股指涨势如虎。
收盘后,标普和道指创下去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美股整体市值单周“回血”约1.85万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12.8万亿元。
01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男人的一个暗示。
这个男人不是普通人,他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去年他曾不顾特朗普反对而坚持加息,气得金毛扬言要把他开除。
而6月4号,他却做了一个非常暧昧的演讲,原话是这么说的:
“美联储正在密切关注贸易谈判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影响。
我们不知道贸易问题将如何或何时得到解决。
随着经济增长,失业率低,通胀低而稳定,是时候重新考虑长期战略了。(暗示:降息)
预计在经济低迷时期,利率降至有效区间下限的可能性要高得多。(暗示:大幅降息)
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作用,而且很可能再次被需要。(暗示:QE)
美联储认真对待通胀持续不足可能降低通胀预期的风险。(暗示:降息、QE)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鲍威尔讲话太“暧昧”,不够干脆。
但他毕竟是一个掌管着全球流动性的高级官员啊。所以,大家一般称这种做法叫“预期管理”。
所谓的预期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打个嘴炮把事给办了。”
如果觉得不大好理解,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了——
事实证明,鲍威尔的这次预期管理的确奏效了。
不仅股市大涨,黄金也持续大涨。
而曾经视鲍威尔为眼中钉的特朗普,也开心的立马发推特宣布:如果不加息,美股将比现在高10000点。
02
市场普遍认为,鲍威尔之所以突然释放鸽派信号,是出于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最近,种种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似乎有滑向衰退的风险。
比如:
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变动为2.7万人,预期18万人,前值27.5万人,远远不及预期。
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 50.5,大幅低于前值52.6,创2009年9月以来新低;5月ISM制造业PMI公布值为52.1,同样低于前值与预期。整体PMI更是达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更要命的是,美联储最关心的一个数据,最近也十分异常。
这几天,美国3个月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息差出现了严重倒挂。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不仅在幅度达到了2007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时间上也是2007年以来首次超过7天以上。
有人可能不理解,上面提到的“倒挂”有啥可怕的?
有数据显示:最近50年内,每次美国的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出现倒挂后,美国经济都在后来的1年到1年半内,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甚至经济危机。
至于为啥出现国债收益率“倒挂”就会导致经济危机,我也多说一嘴吧。
就以大家都熟悉的定期存款为例。
在正常情况下,你存款的时间越久,利率越高。比如,下面这个表格中显示的,工商银行3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时1.85%,5年期的是3.35%。
所以,你可以把利率理解为存款人期望的风险补偿。因为存款的时间越长,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越大,所以要求的利率越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3个月的存款利率竟然变得比5年的存款利率还要高,说明什么?
说明储户对短期的经济不看好,觉得风险比较高,所以银行必须给出更高的利率,才愿意把钱借给它。
而现在美国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尽管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接近98%。市场还预期年底前美联储至少两次降息25个基点。
但是,最终究竟要不要降息,并没有那么简单。美联储还要看很多其他数据,包括通胀,就业,经济增速等等。
03
不管美国加不加,反正其他国家早已经动手了。
2月7日,印度央行打响降息第一枪,下调25bp至6%,随后又在4月4日第二轮降息25bp。
2月15日,埃及央行降息100bp;
5月7日,马来西亚央行下调隔夜政策利率25bp至3%;
5月9日,菲律宾央行下调关键利率25bp至4.5%,为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
5月10日,新西兰联储宣布降息25bp,至1.5%;
6月4日,澳大利亚联储宣布降息25bp至1.25%,这也是澳大利亚近3年以来首次降息。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动手了,中国会跟吗?
6月7日,易行长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如果中美贸易Z恶化,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包括基准利率、存准率。
这难道也是一种暗示?哦,不。难道这也是一种预期管理吗?
04
既然,咱们的亲央妈也做了类似的“预期管理”,那么接下来A股会不会也像美股连续上涨呢?
我觉得可能性还蛮大的。
我在之前的分析中曾经说过,A股4月19号以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3大关键预期变得悲观:
(1)基本面:本以为经济企稳了,但是,4,5月份的经济数据却继续探底。
(2)资金面:本以为今年的货币会比较宽松,但是期待中的降准久久未发,而某重要会议还透露了“政策收紧”的信号。
(3)情绪面:本以为中美谈判进展顺利,没想到却进一步升级了。
如今,易行长的讲话,有助于市场修复对于货币政策的悲观预期。也就是说,3个坏消息中,有1个已经变好了,股市怎么着也该有个反弹吧。
更何况美股的上涨,也做了比较好的表率。
但是,正如老司机所言:“经济基本面决定方向,货币政策影响斜率。”
在其他两个预期没有修复之前,就算有反弹,估计也只是反抽而已。
所以,A股要想企稳并走出新一轮牛市行情,短期关键看中美关系是否缓和,长期看中国经济是否能够真正见底回升。
当然,全球新一轮“撒币”模式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