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虚声
来源微信公众号:虚声
已获授权转载
谁动了爷的钱袋子?
当地时间9月14日凌晨4 时左右,沙特人还在睡眠中,沙特东部的一家炼油厂和油田遭无人机袭击。烈火冲天,红红的火光照亮了黑夜。
清晨时分,火焰愈发凶猛,浓烟滚滚。
那家炼油厂叫阿布盖格炼油厂,是“世界最大的原油炼化工厂”。
遇袭的叫胡赖斯油田离,属于是沙特第二大油田,日均原油产量100万桶,储量超过200亿桶。
那可不是一般的炼油厂和油田,而是沙特的钱袋子!从地图上看,遭遇袭击的炼油厂和油田,离沙特首都不远。
此次遇袭,是沙特石油设施遭受到的最大一次袭击。鉴于布盖格炼油厂和胡赖斯油田的地位,沙特此次损失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产能!减产幅度超过了每天570万桶!
——沙特要哭了。
鉴于沙特石油在世界能源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流泪的不仅是沙特。
此次沙特减产,短期内对油价构成了强烈冲击。原油期货盘中涨幅一度将近20%!
看看这跳空的线,犹如血淋淋的刀,无数中小玩家在这根线里灰飞烟灭、倾家荡产!这种残酷,只有接触资本市场的人方能知晓。
但对于整个能源市场来说,资本市场这些波动只是前奏。
这种价格上涨——
对原油需求端的国家,比如原油进口大国中国和日本,是巨大利空。沙特出口到美国的原油每天只有60万桶,而出口到亚洲的原油有400万桶。其中,中国是亚洲国家中最大的买家,为每日130万桶;日本为120万桶。
从中国角度讲,9月休渔期陆续结束,国庆假日备货,汽柴油需求存在支撑。“金九”又是传统销售旺季,工矿、基建、交通运输、农林牧副等用油量将继续放大,是需求高峰。如此一来,本处于高价位的成品油将出现新一轮推涨。这基本上涉及到每一个消费者的钱袋子。
所以一定要画圈圈诅咒策划袭击的那帮龟孙子,简直就是坑人不见血啊。
所以就问,这么缺德的事儿,TM究竟是谁干的?
角斗场是怎么回事
根据报道:原因来自也门内战。
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里发表简短讲话,证实胡塞武装动用10架无人机袭击沙特的阿布盖格炼油厂和胡赖斯地区一处油田。萨里还威胁到,沙特如果继续介入也门战事,这一武装对沙特的袭击将更加猛烈。“沙特政府的唯一选择是停止攻击我们。”
这话听起来有些凌乱,来两张波斯湾地图辅助说明。
如你所知,波斯湾两岸全是石油,其整体格局如下:
也门背靠沙特,面临大海。从沙特的角度看,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也门,犹如俄罗斯需要稳定的乌克兰、中国需要稳定的朝鲜。
然而同样如你所知,波斯湾那一带,自古派系纷争,什叶派和逊尼派斗了上千年。波斯湾南岸的沙特坚守逊尼派正统,北岸的伊朗高举什叶派大旗。而背靠沙特的也门,什叶派和逊尼派斗得热火朝天。
也门内战,实际上是沙特支持的逊尼派政府和伊朗支持的胡塞反政府武装斗争。2014年9月,胡塞武装夺取也门首都萨那,迫使时任总统哈迪前往沙特避难。2015年3月沙特、阿联酋等国家针对胡塞武装发起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军事行动,战事持续至今。
简而言之,可怜的也门沦为沙特和伊朗的代理人战争的境地。
更大格局看,沙特和伊朗也是大国博弈的大号代理人。
沙特背后支持者是美国。
伊朗背后是俄罗斯和中国。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波斯湾成了标准的大国博弈角斗场。
巡航导弹阴影
话题再回到胡塞武装,其发言人牛气哄哄地说,用10架无人机袭击沙特油田和炼油厂,基本不靠谱。要知道,无人机其实很便宜。如果几个无人机就能让沙特石油减产一半,就能撬动世界资本市场,在全世界引起波动;那就太儿戏了。
阿布盖格炼油厂位于达曼地区,是沙特石油工业的中心,防空部署较强。而且那里距离美军驻中东的第5舰队基地不远,理论上应该是安全地区。那一带部署了6个霍克中程防空导弹连和两个爱国者远程防空导弹连。不过它们的主要防御方向是波斯湾北岸的伊朗方向,对波斯湾南岸的也门和西部伊拉克方向的防卫比较薄弱。
实际上来说,胡塞口中所说的无人机可能只是幌子,真正搞破坏的是巡航导弹。沙特在阿布盖格厂附近发现一具巡航导弹残骸。
经过对比后,很大概率是胡赛在今年7月份刚刚公开的Quds-1巡航导弹。
外界认为该弹的实际最大射程大致和早期索玛尔的射程接近,大概在700公里左右;达不到索玛尔的改进型霍韦伊泽巡航导弹的1350公里射程。该技术来自伊朗。
胡赛在声明中,很可能故意隐瞒了真正的袭击工具,即巡航导弹的使用。
胡塞武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从也门到沙特炼油厂的距离超过Quds-1巡航导弹的射程。美国务卿蓬佩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此次袭击导弹的来袭方向并不是南部的也门方向,而是北部的伊拉克方向。
特朗普也发推称,美国“有理由相信,我们知道”谁应为沙特油田及石油加工设施遭袭事件负责,在袭击造成严重后果后,美国已“依据查证结果来备战”。
如此一来,问题就复杂了——
谁在阴全世界消费者?
第一个嫌疑犯,伊朗。
为什么怀疑到它?太明显了,不怀疑都不行。因为Quds-1巡航导弹本来就是伊朗人的技术。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这么干的目的是在伊朗石油被制裁的情况下,削减沙特的石油产能,造成能源市场动荡,从而改善自己的外部环境。
胡塞武装背后的支持者之一就是伊朗,所以发声明配合伊朗制造一个烟雾弹。
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并不严谨。
伊朗搞出来的Quds-1巡航导弹,并不是什么高技术的武器。世界其他大国,如美国俄罗斯想搞一款类似的玩具,是很轻松的事儿。就算美国部署在沙特的爱国者导弹没有预警伊拉克北部方向。要知道以色列在伊拉克西边离伊拉克并不远。美国和也以色列原本就穿一条裤子,在以色列部署先进武器。而且美国在伊拉克本身有驻军,想在美军眼皮底下发巡航导弹,难度很大。
至于胡塞武装,背后并不是只有伊朗。谁给钱,他们就能替谁卖命。
第二个嫌疑犯,美国。
如果导弹真的来自伊拉克北部,美国的嫌疑比伊朗大。原因很简单:伊拉克是美军势力范围,沙特也是美军势力范围。美国操控这个动作更简单容易。而且美国比伊朗更有这么干的理由,因为美国是最大受益者。
今年6月,美国一度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日均出口量超过300万桶。因为美国页岩油生产,加大了石油出口量。
世界最大炼油厂被炸——
石油价格提升,最大石油竞争对手沙特大量减产,对美国来说怎么看都是一箭双雕!
而且石油价格上升,增加了中日等贸易竞争对手的成本,有百利而无一害。
掐指一算,实际上最大的嫌疑犯就是美国。至于特朗普的声明,看起来更像贼喊捉贼。
第三个嫌疑犯,俄罗斯。
俄罗斯一直试图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俄罗斯经济依赖石油。前几年国际油价大跌,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如果石油价格上涨,可以缓解俄罗斯的困局。而且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石油管道即将竣工,此时俄罗斯非常需要国际石油涨价。
因此任何关系到国际原油涨价的事儿,都离不开俄罗斯。尤其是因为军事博弈而导致油价上涨,更离不开俄罗斯。
基本上就是这三个货。如果是伊朗或俄罗斯干的,那就太不够朋友了。非常不够朋友。
不论谁干的,都TM不是好鸟,明面上阴了沙特,实际上是在算计全世界消费者钱袋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古人诚不欺我也!
最后再说一句,这事很可能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系列棋局的前奏。世界能源市场阴云密布,博弈剧烈。即便没了沙特能源,未来其实也是过剩的。而沙特,正在失去维持其现有能源格局地位的筹码。这个过程会非常的非常的惨烈。